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可憐?可笑!

世界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不論大小國家或地區的金融經濟體系都受到了結構性的摧毀式破壞,而首當其衝的故然是金融體制中的中樞部份 -- 銀行業。

雷曼兄弟股份有限公司是美國四大銀行之一,但偏偏就是如此具實力的大財團竟跟著其他中、小企業率先倒下。巨人的跌倒引致的效果自然不能小看,骨牌式效應是其後的一個宏觀現象,即使相關專業的金融評述員都未必能看得清、看得真;從微觀來看的話直接和該公司有掛鉤的任何商業性活動都會受到大小不一的影響,而近期本港發生的「雷曼事件」正正是在海嘯中犧牲的其中一小部份。


近月以來,因為雷曼的倒閉而出現的一班「苦主」四出示威請願,矛頭直指各大銀行的銷售手法有欺騙成份,令他們在不知情或者不清楚的情況下將資金轉投到與雷曼兄弟掛鉤的迷你債券上,如今雷曼倒閉,他們便走出來吐苦水,說甚麼遭欺騙、血本無歸之類。這幫人裡的個案都不盡相同,但總的結果就是「畢生積蓄」都負之流水,不得不為他們日後的生計和利益出來討回公道。我相信,當中絕對真的有這樣的例子,但,事實上又有幾多「苦主」是這樣的情況?
從多日來的電視新聞及報章報導,大部份的人本來都是以他們的錢財在各大銀行做定期存款或基金投資來賺取利息及回報的,但經濟低迷引致的銀行利息下降已經令到這個途徑「無利可圖」,於是在銀行職員的推銷下將他們的投資轉而投往債券方面,因為貪圖它們的高息回報。但這世上真的有這麼好康的事?高回報的代價當然是高風險了。自從中國大陸經濟起飛,亞洲股市急升開始,大小市民都自動或被動的捲入「炒股熱」的旋渦裡,而政府也就這個情況推出一連串的宣傳方式告知大眾市民投資與風險的關係,不過當中有多少人理會或理解其中的重要性則不得而知。「貪」原本就是人類劣根性裡的最惡劣者,不勞而獲更是大多數人追求的至理。在股市上揚人人皆賺的情況下,投資者們的危機意識更形薄弱,「利字當頭」更令人無欋風險了。
銀行職員的銷售手法固然令人質疑,但,「牛唔飲水點按得牛頭低」?金錢在自己手上,即使銷售員再花言巧語,轉與不轉的主導權只會在自己手上,如果不是奈不住利益誘惑又怎會將自己的「畢生積蓄」交於他人之手?更何況新聞報導中指出投資者的「損失」由十數萬到千萬不等,小額的都還算了,到千萬的投資也不算小數目吧?這班投資者還一直要求銀行方面需負出「十足金額」的賠償,如果銀行負不出或者不願負出便要政府「包底」,這是甚麼道理?投資失利固然令人同情,但投資者本人沒有責任的嗎?賺的時候便笑呵呵,賠的時候卻要人家賠償自己的損失?這樣也還不夠,還要政府以公帑賠償給你?要不干事的其他納稅人一起掏腰包去補償你個人的貪念後果?簡直豈有此理!

總括而言,在之前的「炒股熱」下亞洲地區都差不多變成「全民皆股」了,對於股市懂與不懂的都去揍這場熱鬧,而這場金融海嘯下一般市民都會被波及,手上有股票債券的便更甚。「災情」是還沒有完的,普羅大眾還得要自求多福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