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3日星期日

數字

數字,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重要原素,無論衣、食、住、行無所不在它的範疇內。
添衣,要以數字來代表它們的尺碼、數量;飲食,除了份量以外,現時的健康飲食標準也要我們計算食物的熱量、脂肪、營養值、膽固醇等等的相關平衡;住屋,當然是單位的面積、室量等;行程,在現今的社會,即使步行、自駕行車、公共交通公具等都需要我們計算行程的距離、時間等等的安排。而以上種種都有一個共通數值可以依據,那便是金錢這個計算單位。

在未有貨幣單位前人們以物易物,沒有共通的價值概念,只有達致相方的所求才會進行交易,雖說原始,但不失為一個在「你情我願」情況下的經濟活動,而後來發展出的貨幣以及新的經濟體系也只不過是在原有的概念上加添一些方便進行的工具而已。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工具」的角色漸漸的反客為主。
從前人們是為生活所需而進行交易,務農的需要肉食,養牲口的需要穀蔬,只是如此而已。到現在,財富不只為生存而存在,而且要應付人們平日的享受而花與存,所以儲存下來的,不盡是實物,更有完全不同的物質存在,它便是金錢。錢幣的出現令人們的經濟行為更為方便,因為我們再不用每每的帶著不同重量及份量的「資產」去和別人交換,只要換成等價的幣值便可以上街去。後來,錢財的多寡已經不再只是買賣的道具了,已經晉升為所謂身份、地位的佐證,而錢幣也由多種金屬硬幣至到紙幣,以至現在0與1世界裡的一組數字。

財富自然令人為之瘋狂,但畢竟它的本質也不過是一種工具而已,在滿足人的基本生存外,它的作用便只是應人們的物質享受而揮霍。雖俗語有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便萬萬不能」,但,是否它的本身價值被人扭曲地提升?是否「有錢便有地位」這個觀念被無限放大?人們會否只在這個惡性循環裡被我們發明的「工具」反過來牽著鼻子走?在被數字所包圍的日常生活中,明顯地我們需要從新思考誰輕誰重,讓我們看看被人們評為「貧乏」的人家,看著他們自給自足的所謂清貧生活,富足的心靈才是他們的真正財富。

金錢雖被冠以無上的地位,但主導權應該緊握在我們手裡。

沒有留言: